2017年8月10日广西日报第12版《区域新闻》板块以《贫困户喜迎“田螺姑娘”》为题,刊登我校驻村第一书记韦武超带领大新县全茗镇上湖村贫困户找出创收致富之路。全文转如下:
本报记者 王建伟 通讯员 梁 婷
“田螺姑娘”是一则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如今,在大新县全茗镇上湖村,也正上演着这样一段人与田螺之间的佳话。上湖村有22个自然屯,771户村民,其中有370户被列为贫困户。2015年10月,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干部韦武超就任上湖村第一书记。到任后,经过调查研究,韦武超决定把后援单位扶持的有限资金,全部用来发展田螺养殖项目。该项目得到来宾市一家养殖合作社的鼎力支持,双方很快签订协议,由合作社负责提供养殖过程中的技术培训、指导,并对上湖村养殖出来的田螺按市场价予以包销。
2017年1月,韦武超用原单位给予的扶贫资金,一次性向10户贫困户无偿发放了500公斤螺种。经过6个多月的养殖,如今先期进行示范养殖的贫困户,迎来了首次收获的时节。
8月8日,记者在上湖村贫困户黄兆建家的水塘旁看到,塘里的水已被抽干,池底铺着厚厚一层田螺。韦武超告诉记者,他已经通过合作社联系好收购商。此次黄兆建家1亩多水塘,预计可以销售田螺300至350公斤,全村10户养殖户总计约1500公斤。
“收购商给出的价格是每公斤10元,螺种是免费提供的,6个多月来我花费不到300元购买饲料,每年大约增收6000元。”黄兆建说。
按照韦武超的设想,首批免费领取螺种的10户贫困户,实际是在进行示范养殖。当地不少贫困户对田螺养殖项目还在观望,只有让他们看到田螺真正卖了好价钱,才能带动更多人参与。
韦武超表示,下一步他计划让这10户贫困户为其他村民提供螺种。一方面从当地买螺种比从来宾采购运来的便宜,另一方面农户卖螺种可获得比肉螺售价略高的收益。“如此一来,对于当地田螺养殖业的发展来说,可谓一举两得。”
广西日报2017年8月10日第12版报道,新闻链接地址:
http://gxrb.gxnews.com.cn/html/2017-08/10/content_14215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