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李 兵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处 广西南宁 530023)
[摘 要] 文章从发展速度、区域人才结构、区域人才分布等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广西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从继续教育的潜在作为方面提出了促进区域高等教育深化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广西;高等教育;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2)03-0014-03
广西的高等教育受区域经济与政策影响,无论是普通高等教育还是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都相对滞后。随着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广西人才资源的数量和素质结构比过去有了显著改善。但在横向上比,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资源的客观要求来看,人才数量、素质差距与结构失衡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特别是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不断加快,广西经济发展在加速、结构在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但目前广西人才密度、素质结构尚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人才培养的地方高等教育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去解决这些问题。因此,笔者从发展速度、区域人才结构、区域人才分布等三个方面来研究广西高等教育的现状。
1 从发展速度看广西高等教育
广西高等教育经过“高校招扩”的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高等教育在校生已达到6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6%,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校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办学主体结构逐步优化。2000年以来,我区广西民族学院、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广西中医学院分别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和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工学院得到教育部正式批准筹建广西科技大学。设置了玉林师范学院、河池学院、广西财经学院等7所普通本科高校,25所高职院校。至此,广西共有高等学校74所,其中普通本科高校19所,高职高专39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7所,独立学院9所。
广西高等教育在发展总量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广西普通高校平均每万人在校学生数基本成5年一番的发展态势。与此相比,成人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却相对滞后,从1995年到2010年的15年间,成人教育比普通高等教育慢了六成左右(13:12,123.3:33.6,见表1):其中,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发展迅速,其在校生从1995年的19403人发展到2010年的14万多人,教育学院和职工高教的发展则显萎缩,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也不容乐观,近年来招生无明显提高,见表2。广播电视大学是最具现代化特色和信息优势的远程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在成人高等教育方面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相比而言,我区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据最新统计,广东电大在校生17万人,湖南电大在校生13万人,内蒙古电大在校生7万人,新疆电大在校生4万人,广西电大在校生3万多人。
表1 广西高等教育平均每万人在校学生数
(1995年-2010年)
指 标 |
1995 |
2000 |
2005 |
2008 |
2009 |
2010 |
普通高校 |
13 |
25 |
69.2 |
101.6 |
108.8 |
123.3 |
成人高校 |
12 |
21 |
27.9 |
30.1 |
29.7 |
33.6 |
表2 广西各级成人教育在校学生数
(1995年-2010年)
项 目 |
1995 |
2000 |
2005 |
2008 |
2009 |
2010 |
成人高等学校 |
52200 |
100992 |
136579 |
143654 |
144417 |
166095 |
广播电视大学 |
12142 |
13784 |
|
35756 |
39550 |
36046 |
职工(农民) 高等学校 |
5518 |
3180 |
|
1288 |
1300 |
543 |
管理干部学院 |
4142 |
10502 |
|
5709 |
5204 |
11540 |
教育学院 |
10995 |
6421 |
|
3533 |
3156 |
6883 |
普通高等学校举办 |
19403 |
67105 |
115699 |
132730 |
134249 |
146456 |
但是,广西作为边山穷的民族地区,其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受到区域、历史、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广西普通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重点高校的升级、地方高校的新建、民办高校的增加,使得区域高等教育资源比以前有明显改善,那么在省内外的招生规模也得以提高。而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它的基础是普通高等教育资源的增加——如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教育,同时也受到地方政策的明显影响——如内蒙古自治区电大与我区电大的发展规模差异,当然还有历史发展因素——如广西教育学院的成人教育逐渐萎缩(这种师资学历提升教育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综合比较而言,在广播电视大学开放远程教育这一块,广西电大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结合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成人教育的发展趋势,开放教育有一个从学历补偿教育阶段到继续教育阶段的过渡,有一个从“有限发展空间”到“无限发展空间”的过渡:所谓的“有限发展空间”是指学历补偿的对象是有限的;“无限发展空间”是指社会教育、区域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学历补偿不再是成人教育的重点,学历教育已不是专业提升的主要途径,职业的资格考试与培训、个人知识管理的学习、专业进修等非学历教育成为成人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其间,我区电大存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发展窘势:在全国大力发展学历补偿教育的阶段因为客观和政策等原因没到得到充分发展,甚至被区内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所挤压;当全国电大进行“补偿教育”到“继续教育”(开放教育)的理念与模式的转型时,我区电大仍以发展学历补偿式教育为主,即仍停留在“用生源的目光找学生”,而不是“用继续教育的理念发展继续教育事业”。当然,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缺乏强有力的区域政策支撑与缺乏自主办学权。
2 从广西人才结构情况看广西高等教育
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人才,包括人才的数量、结构及人才的结构变化趋势。人才的数量与结构是静态的指标,而人才的结构变化趋势是动态的发展理念与措施。笔者从《中国统计年鉴-2011》抽样了全国五省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进行比较(见表3),发现广西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基础教育的缺失与高等教育的薄弱,特别是广西受高等教育学历相比全国平均数有近三分之一的差距,相比人才资源丰富的发达地区如北京、天津有至少3倍以上的差距:2010年广西万人受高等教育的有598人,而全国平均数有893人,北京、天津更达3150人、1748人。这说明广西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总量不足,这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表3 2010年五省每十万人拥有的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比较
地 区 |
小学 |
初中 |
高中和 中专 |
大专及以上 |
全 国 |
26779 |
38788 |
14032 |
8930 |
北 京 |
9956 |
31396 |
21220 |
31499 |
天 津 |
17049 |
38150 |
20654 |
17480 |
湖 北 |
22871 |
39618 |
16602 |
9533 |
广 东 |
22956 |
42913 |
17072 |
8214 |
广 西 |
31680 |
38764 |
11033 |
5977 |
同时,在这样的人才总量情况下,其人才结构在质量上呈现出金字塔形的构成。笔者抽样分析了2010年广西的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人员情况,其中博士、硕士、本科、其他学历比为1:3:5:7;在结构分布上则表现为高校、国企集中全区九成的高层次人才,一、二产业则严重缺乏高层次人才,见表4。这使得地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地的高等教育产业,呈现出消费型的区域经济发展形势。生产与消费的错位更使得群众收入与物价的严重悖离,大大影响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金字塔形的人才结构也成了广西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严峻而迫切的发展使命。
表4 2010年广西R&D人员情况表
学历 |
博士 |
硕士 |
本科 |
其他学历 |
统计 |
2786 |
8563 |
13942 |
19758 |
一、按执行部门分组 |
|
|
|
|
科研机构 |
167 |
730 |
1568 |
927 |
高等学校 |
2427 |
6575 |
5723 |
2810 |
工业企业 |
128 |
598 |
4649 |
10407 |
非工业企业 |
13 |
147 |
467 |
1302 |
事业单位 |
51 |
513 |
1535 |
4312 |
二、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 |
|
|
|
|
国有企业 |
2664 |
8001 |
9680 |
10242 |
有限责任公司 |
10 |
126 |
799 |
2353 |
股份有限公司 |
29 |
134 |
1465 |
2363 |
私营企业 |
44 |
116 |
709 |
2068 |
外商投资企业 |
37 |
179 |
1205 |
2280 |
四、按行业分组 |
|
|
|
|
农、林、牧、渔业 |
9 |
30 |
132 |
314 |
采矿业 |
2 |
5 |
28 |
290 |
制造业 |
126 |
586 |
4553 |
10018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 和地质勘查业 |
192 |
990 |
2273 |
1154 |
教育 |
2226 |
6187 |
5061 |
2019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224 |
693 |
1613 |
4640 |
说明:此表由于研究需要有删减,但保留了学历统计的实数。
3 从广西人才分布看广西高等教育
广西人才分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校教育布局,这种分布逻辑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严重受限,特别是在广西北部湾开发的时代背景下,这样的人才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矛盾突出。如表5中所示,广西高校资源七成集中在南宁、柳州、桂林,特别是南宁占了广西高校资源数量上的五成;如果说质量,2012年的全国高校排名,广西区前15名南宁占了6名,前6名南宁占了3名。
而表6所示更表现了广西北部湾开发区的发展受到高层次人才的严重制约。除了南宁以外,北部湾开发区的其他三个城市北钦防的R&D人员情况形势严峻,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高层次RD人员的缺乏将严重影响RD活动(科研活动)的规模与水平,这将直接影响了北部湾开发区的发展。
表5 2011年广西各市高校分布情况表
指 标 |
南宁市 |
柳州市 |
桂林市 |
北海市 |
钦州市 |
百色市 |
河池市 |
崇左市 |
普通高等学校数 (所) |
31 |
7 |
9 |
4 |
3 |
5 |
2 |
3 |
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人) |
15225 |
3339 |
5767 |
872 |
834 |
|
641 |
634 |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万人) |
26.4 |
5.9 |
12.8 |
2.27 |
1.9 |
2.57 |
1.29 |
1.7 |
说明:此表有删减,防城港市无高校,梧州、贵港、玉林、贺州、来宾均为1所高校。
表6 2010年广西各市R&D人员情况表
广西各市 |
博士 |
硕士 |
本科 |
其他学历 |
南宁市 |
1656 |
4203 |
5500 |
6583 |
柳州市 |
133 |
1078 |
3419 |
4461 |
桂林市 |
788 |
2272 |
2209 |
2979 |
梧州市 |
9 |
80 |
386 |
1373 |
北海市 |
9 |
50 |
173 |
356 |
防城港 |
2 |
4 |
7 |
81 |
钦州市 |
15 |
93 |
167 |
480 |
贵港市 |
2 |
3 |
114 |
213 |
玉林市 |
74 |
361 |
976 |
1295 |
百色市 |
39 |
138 |
237 |
479 |
贺州市 |
20 |
39 |
171 |
435 |
河池市 |
9 |
59 |
189 |
470 |
来宾市 |
2 |
13 |
75 |
204 |
崇左市 |
14 |
121 |
199 |
299 |
4 广西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继续教育的潜在作为
一是广西的人才结构现状告诉我们,广西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面临的任务严峻而迫切,随着北部湾开发区建设的不断推进越发彰显。北钦防高校的布局不理想是普通高校、地方高校的现实软肋,进而成了地方经济创新发展的人才掣肘。人才结构的趋势变化为具有时空优势的继续教育提出了时代的发展要求。继续教育或者说远程开放教育,就需要在满足社会教育需求的情况下,立足于人才创新的理念与能力的学习与培养。远程开放教育一直以来只是在利用其办学模式的时空优势解决教育的机会均等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似乎和实践是一体的,因而长期被忽视。事实上,远程开放教育有一个培养创新能力的突破口,那就是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远程教育的特殊教育形态是各类教学模式中最便于借鉴知识管理理念与方法的类型。
二是广西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总体水平不高,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在一、二产业比较缺乏。发展地方高等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高校生源危机若隐若现的情况下,平均、大规模地投入地方高校建设也不是长远之计;以人才引进来发展经济虽然能直接解决人才不足的问题,但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在具体操作上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现实而有效的发展策略就是整合地方高校资源与成人教育资源,形成立体的教育培养机制,比如建设高等教育的“学分银行”,搭建继续教育的“立交桥”;普通高校与成人高校甚至企业等之间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在培养人才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方面利用各方优势互通有无。
三是金字塔形人才结构的底端大,说明受教育程度不高但需求较大的一、二线生产工作人员、管理人员既是区域人才层次上的薄弱环节,也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环节。因为无论是表3还是表4的数据都表明:大专以下的受教育人口占了九成左右、RD人员五成左右的人员属于专科以下学历,而且这些人数大多数集中在一、二产业。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在职教育、继续教育提升他们的学历与创新能力,其中最有效的形式就是把社区教育融入到工农业生产的一线:这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引导和一定的资金投入,需要成人高校特别是广播电视大学的主动出击,以及企业教育管理部门的通力配合等。只有解决了这部分人的教育培训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区的工农业生产力。
[参考文献]
[1]肖化.广西人才发展报告[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2]周仕兴,韦啸.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J].当代广西,2009(14).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EB/OL].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1/indexch.htm,2012-08-15.
[4]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11广西统计年鉴[S].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李兵,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处科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远程教育与知识管理。
*[基金项目]2010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1010LX682)
[收稿日期]201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