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坚:远程高等教育研究新视野

作者: 时间:2014-04-28 点击数:

杨志坚:远程高等教育研究新视野
(杨志坚,国家开放大学校长,博士)

   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
   中国远程高等教育从开始发展至今,随着技术的发展变化,已经经历了三种不同的教育模式的转变:以纸质材料为主的函授教育模式——以录音录像为主的广播电视教育模式——以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及计算机多媒体为主的现代远程教育模式。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其发展非常迅速,有力地促进了开放大学的改革与发展。
   开放大学是上世纪中期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一类新型大学。1979年,我国相继成立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一批地方广播电视大学。它强调以技术为手段,强调学习时间、地点、方式、资源、对象等开放,强调突破原有大学模式,向社会提供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学习机会和服务。在管理机制上,各级广播电视大学是相互独立的高等教育机构,按照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工合作模式运行,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极具特色,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办学系统。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办好开放大学”的要求,意味着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向开放大学转型已为历史的必然。
   如何“办好开放大学”,这是国家开放大学和各级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共同面临的课题。顺应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战略部署中强调的“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等重要思想,广西远程教育服务中心联合广西自治区电化教育馆、广西师范学院,优化整合三方优势资源后组建“广西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心”,由贺祖斌教授、博士牵头,形成了一支以高学历、高职称为主体的远程教育研究创新团队。“广西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心”以教育信息化的优势,被确定为首批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这也是国内第一个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的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它的成立,标志着关于省级现代远程教育研究迈上新的平台。
   该研究基地确立了几个发展目标,我认为是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性的:一是实现区域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整合教育信息化资源,构建资源的网络平台;二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三是促进远程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四是培养远程教育信息化人才,扩大学术交流。因此,我认为,研究基地的发展目标将为推进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在远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方面,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比如开放大学机制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学分银行推进、教育资源建设等等,研究基地将计划出版年度《中国远程高等教育专题研究报告》,每年一个专题,这种形式非常好,将国内最新的关于远程高等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析,并开展深度研究,多出理论和实践成果,这正是我所期待的。
   贺祖斌教授是我认识多年的朋友,他在国内高等教育生态、区域高等教育等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随着工作岗位的变化,他从过去研究围墙内的大学扩展到研究围墙外的大学,从主要从事普通高等教育研究,增加了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研究方向,并在实践中践行着自己的大学理想。我希望,广西现代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在他的带领下,取得更多远程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创造更多新的辉煌。

   是为序。
  --该文是国家开放大学杨志坚校长为《2013中国远程高等教育专题研究报告》撰写的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