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处王茹 报道 赵啸海副校长带领课题组完成的《开放大学学习中心建设与运行研究》已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课题组其他成员包括:时锦雯、何一辉、陈玉明、梁俊娜、冯训婉、王启勇、李兵、戴满时、覃凤梅、蒋黎欣。
这本专著共有三篇九章,其中上篇:形势、定位、理论指导,论述了我国广播电视大学正处在向开放大学转型期,应明确开放大学学习中心的定位与功能,开放大学学习中心建设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认为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转型已势在必行,而如何实现顺利转型,终端的学习中心建设十分重要;开放大学学习中心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它的目标定位与现实归宿是学习服务型终端。它是区域、企业和社区的开放教育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社区教育中心、考试考证中心和社会服务中心;学习中心建设需要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能帮助我们明确地认识和理解开放大学学习中心建设的规律,澄清思想认识上和工作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篇:建设、运行、实践探索,系统地论述了开放大学学习中心的组织系统建设、环境建设和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等理论和实践的问题。认为对开放大学学习中心的组织系统进行深入地研究、分析、比较和预测,形成其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对于构建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和梳理、明确试点中现存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健全完善的开放大学学习中心支持服务体系,提升学习支持服务的综合能力和总体水平,是开放大学内涵建设和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环境建设的核心任务是通过集成适用技术、构架公共学习平台、推进教育资源整合、优化和共享、创设标准化的数字学习环境,能紧跟社会发展和教育技术的发展,满足学习者学习的需要。
下篇:区域、民族、形成特色,以北部湾经济区、百色民族地区、贵港服务行业系统为例,阐述了如何根据区域、民族、行业的特点建设开放大学学习中心形成自身特色的思路和建议。认为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区域、民族地区及行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学习中心建设,既要遵循开放大学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又要从各区域、民族地区及行业的特点和要求的实际出发,形成特色,这需要较好地处理区域、民族及行业等多元化和规范化、标准化之间的关系。
该书由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任、国家开放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少刚研究员作序,他认为“赵啸海及其研究团队在对电大基层教学点建设的反思基础上,把‘学习中心’从‘基层教学点’中抽丝剥茧出来,从不同角度阐释开放大学学习中心建设与运行的总体构想和建设策略,有点有面,在标准化建设研究的同时还注意彰显民族地方特色,力图构建一个既统一又各具特色、充满生机的开放大学办学体系,这对当下开放大学建设模式的探索,对学习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标准制定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
我校校长贺祖斌教授认为“办好开放大学已成为我国、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措施,学习中心是开放大学体系的重要环节,它是组成开放大学的最小办学终端,是开放大学基层教学和管理服务的活动基地,只有把这个基地建设好、运用好、管理好,开放大学建设才有了根基。该专著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系统地研究“学习中心”的功能作用、构成要素、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力图构建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说得清、可复制、可推广’的‘学习中心’模式,内容翔实,观点正确,学风严谨,符合学术规范,对于推动广西开放大学学习中心建设,促进广西终身教育体系完善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该成果的出版,势必为省级开放大学学习中心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广西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曹方研究员认为“办好开放大学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习中心是开放大学的重要支柱,是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本著系统地论述了开放大学学习中心的组织建设、环境建设和学习支持服务建设及其运行机制,还对北部湾经济区、百色民族地区和贵港服务行业系统学习中心建设进行了具体阐述。本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新思想、新观点和新举措,内容翔实可操作性强,并且学术规范,对于推动我区及我国开放大学学习中心建设、促进我国我区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