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新闻中心
广西开放大学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来源:   作者:   编辑:郭昱轩   日期:2024-07-23   点击数:

党委宣传部报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勾勒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广西开放大学广大干部师生表示,要深刻理解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和举措要求,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党委书记李卫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学校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广西开放大学将以果敢勇气和责任担当,抓住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时与势,顺时而谋、乘势而上,利用现有优势与良好态势,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与影响力,推动学校向更高水平发展;通过党的领导、校园安全、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和教学秩序等措施,夯实“稳”的基础;加强民主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发挥示范引领,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凝心聚力书写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校长王兴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开放教育体系改革、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新型大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抓好《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贯彻落实,聚焦学校“1+2+4+6”目标任务体系,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新型大学,以新质生产力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开创广西开放大学加速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委副书记龙雪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绘制了宏伟蓝图,鼓舞人心、令人振奋。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对增强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提出了新要求。作为高校宣传战线的一员,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精心组织理论学习、集中宣讲,开展宣传报道。强化思想引领,引导师生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深远意义,让师生深刻体会改革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广大师生心中,化作奋进力量,不断书写新时代立德树人新篇章。

副校长辛立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新的重大部署。学校正处在全面推进落实“十四五”规划,深入实施“一体两翼”融合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持续加强和改进人才引育工作,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服务、支持和激励的有效机制,优化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着力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锻造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新型大学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陈雪松:党委组织部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突出把好政治关、廉洁关,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导科技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基建处副处长黄志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到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催人奋进,作为中共党员和高校基建工作者,在今后工作中,我将守正创新,不断推进工程实践创新,落实工程转化应用,为师生造福祉、谋福利,并迎着改革的利好东风,努力推进学校基础建设迈上新台阶。

开放教育学院余德富: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教育、科技和人才三大功能齐备,是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承载体,高校尤其要运用系统观念,站在国家战略全局高度,促进三者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将顺应时势,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北斗学院2022级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团支部组织委员刘昌桂:在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牵动了全球目光。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我们要持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作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学生,我将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技术技能上持续精进,为推动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贡献青春力量。

数字艺术学院2022级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4班班长谭延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不仅关乎国家发展的全局,更与我的专业领域紧密相关。我深知,设计不仅是美学的追求,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我希望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创作出更多优秀的设计作品。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专业技能,投身到设计事业中,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一审一校 卓芍;二审二校 黄杰瑶;三审三校 李桂玉;四审四校黎桃桃;终审终校胡峥嵘